您好!欢迎进入中国世界灌溉工程遗产网网站!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方式 | 电子地图
中国世界灌溉工程遗产网二维码

在线咨询
遗产科普
教研活动   您的位置:首页 >> 遗产科普  >> 教研活动  

中国19处世界灌溉工程遗产潜在价值巨大

  发表时间:2020年03月15日  点击数:794 次

  作为“最年轻”的世界遗产项目之一,世界灌溉工程遗产自2014年起,开始公布首批名录。中国至今已有19处项目列入。

  2020年元旦刚过,世界灌溉工程遗产的年度申报,也迎来史上竞争最激烈的一次国内初审。

  灌溉工程遗产保护利用效益显著

  中国实践提供了活态发展前景

  中国作为农业大国,灌溉发展的历史与中华文明的历史同样悠久。特有的自然地理环境,使灌溉成为中国农业经济发展的基础支撑。灌溉工程遗产的保护不仅是水利历史文化的保护,更具有现实效益。以目前中国19处世界灌溉工程遗产为例,现状灌溉面积合计约219万ha(3286万亩)。按照现行的灌区分类标准,灌溉面积30万亩即为大型灌区,保护利用好这19处世界灌溉工程遗产相当于可持续地维护了100多个大型灌区,这比新建相同规模的灌区的投入要小得多,一定程度上也关系到国家的粮食安全保障。

  此外,灌溉工程遗产的保护也是乡村振兴战略实施、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之一。2018年中央“一号文件”及《国家乡村振兴战略规划》都明确提出,要“划定乡村建设的历史文化保护线,保护好文物古迹、传统村落、民族村寨、传统建筑、农业遗迹、灌溉工程遗产”,将传承发展提升农村优秀传统文化作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内容。

  灌溉工程遗产构成包括灌溉工程体系及相关遗产、灌区生态环境。深入挖掘灌溉工程遗产历史文化,以渠系为脉整合串联灌区内各类文化旅游资源,推动全域旅游、休闲农业、观光农业发展,发展灌区高品质特色农产品,发挥世界灌溉工程遗产文化品牌价值,可以成为推动遗产灌区乡村振兴的有效途径。2018年5月,习近平在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大会上的讲话将都江堰作为大型生态水利工程的优秀代表,而正是由于都江堰的修建,从根本上改变了成都平原的防洪形势,重塑了成都平原的水系格局,成为“天府之国”的生态基础。传承成百上千年的灌溉工程遗产基本都有类似的生态特征,保护灌溉工程遗产不仅实现了灌区生态环境的保护,更能够从中汲取体系规划、结构材料、管理运营等方面的历史经验,为现代生态水利发展提供借鉴。

  第七批世界灌溉工程遗产申报启动

  10个国内初评项目竞争激烈

  2020年1月9日,第七批世界灌溉工程遗产申报的国内初审会在北京召开。今年竞争申报资格的共有来自7省份的10个项目。世界灌溉工程遗产名录公布后,在中国国内的知名度和影响力越来越大。与此同时,目前仍在使用的中国古代灌溉工程有400余项。这表明,随着国家提供了清晰的长期发展目标以及社会各界对文化遗产理念的深入了解,今后的“申报竞争”势头会愈发激烈。

  从目前看,中国国内申报世界灌溉工程遗产的水平提高很快,申报单位的准备工作也更为充分。广东佛山的桑园围是始建于宋代的基围水利工程。为推进相关保护利用工作,2019年5月广东省副省长许瑞生曾赴佛山做专题调研。佛山市组织开展了桑园围灌溉工程遗存的系统调查勘测、专题研究和专项规划编制工作。在提供基础支撑的同时,也积极谋划实现遗产保护与区域发展的有机结合,促进遗产的可持续保护和灌区可持续发展。

  佛山桑园围是珠江三江洲代表性的传统基围水利工程型式。与此同时,2020年参与初审的项目中还有一些独具特色的灌溉工程型式,比如西北干旱区的新疆坎儿井、里下河低洼地区的兴化垛田、太湖下游的苏州塘浦圩田,以及景宁英川和浦江嵩溪等地处山区河流上源的乡村水利工程。这将进一步彰显中国遗产项目在世界上的代表性。

上一条: 第六批世界灌溉工程遗产名单公布:我国两处灌溉工程入选
下一条: 中国又多了4项世界遗产,你了解它们吗?
首页  |   新闻速递  |   遗产研究  |   保护监测  |   遗产教育  |   遗产展示  |   文献资料  |   在线申请  |   网上论坛  |   关于我们
主管:中国国家灌溉排水委员会           主办:宁夏回族自治区水利厅
Copyright ©2020宁夏水利博物馆 All Rights Reserved.
访问统计: 125275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