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进入中国世界灌溉工程遗产网网站!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方式 | 电子地图
中国世界灌溉工程遗产网二维码

在线咨询
保护监测
发展利用   您的位置:首页 >> 保护监测  >> 发展利用  

疫情后去这些世界灌溉遗产还是比较安全的

  发表时间:2020年03月26日  点击数:1253 次

  什么地方相对安全?人少的开放空间。想去世界遗产?这些水利灌溉的世界级灌溉工程遗产,虽然可能您之前没有听说过,但真的值得一去。

  国际灌溉排水委员会(ICID)是1950年成立的。它旨在鼓励水资源可持续利用、促进水利遗产保护,拥有110个成员国。世界灌溉工程遗产是ICID主持评选的文物古迹保护项目,其评选始于2014年。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主持评选的世界遗产不是一回事,它更着眼于挖掘和宣传灌溉工程发展史及其对世界文明发展的影响。

  世界灌溉工程遗产须具有如下价值:

  1、农业灌溉历史发展上的里程碑或转折点,为农业发展、粮食增产、农民增收做出了重要贡献;

  2、在工程设计、建设技术、工程规模、引水量、灌溉面积等方面领先于其时代;

  3、增加粮食生产、改善农民生计、促进农村繁荣、减少贫困;

  4、在其建设年代是一种创新或者是工程奇迹;

  5、为当代工程理论和手段的发展做出了贡献;

  6、在工程设计和建设中注重环保;

  7、独特且具有建设性意义;

  8、具有文化传统或文明的烙印;

  9、是可持续性运营管理的经典范例。

  截止目前,我国有17项世界灌溉遗产

  一、都江堰(国二-III-21)

  位于四川省成都市下辖的都江堰市城西岷江上,始建于秦昭王末年(约公元前256—公元前251年),是蜀郡太守李冰父子在前人鳖灵的基础上修建的。由分水鱼嘴、飞沙堰、宝瓶口等部分组成,两千多年来一直发挥着防洪灌溉的作用,至今灌区已达30余县市、面积近千万亩,是无坝引水的宏大水利工程。

  二、灵渠(国三-III-2)

  位于广西壮族自治区兴安县境内,于公元前214年凿成通航。世界上最古老的运河之一,由东向西将湘江源头海洋河与漓江源头大溶江相连,是沟通长江流域和珠江流域的跨流域水利工程。被誉为世界古代水利建筑明珠。

  三、姜席堰(浙江省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位于浙江省龙游县灵山港(旧名灵溪)下游后田铺村。为元朝至顺年间(公元1330—1333年)达鲁花赤察儿可马的任上所建。工程由上堰、沙洲、下堰、汇洪冲沙闸以及渠首分水闸五部分组成。

  整个枢纽以河道中的沙洲为纽带,上联姜堰,下接席堰,组成一条长约六百三十米,略似直角形的拦水坝。在河道上利用沙洲堰坝组成为一体的大胆构想和高超的筑堰技艺,是姜席堰的一大特色,在中国的治水史上十分罕见。

  四、白起渠(湖北省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俗称百里长渠,位于湖北省襄阳市南漳县。公元前279年,白起率兵进逼鄢城,久攻不下之时,于距鄢城百里之遥的武安镇蛮河上垒石筑坝,开沟挖渠,以水代兵,引水破鄢。该渠西至南漳县武安镇谢家台,东南至宜城市郑集镇赤湖村,全长49.25公里。长渠流经之处,沿线还串起了大量的水库和堰塘,渠塘之间有闸门,平时堰塘储水,用时放水灌溉,这种模式被称为“长藤结瓜”式农业灌溉系统。长渠一共有10座中小型水库,2671口堰塘,灌溉面积约10万亩。

  五、宁夏引黄古灌区

  两千多年的宁夏地区经济史就是其水利开发建设史。最早可上溯到秦朝,汉代移民开发、屯垦凿渠,唐代筑堤引水、垦荒开田,元代因旧谋新、建闸设堰,明代疏浚修治、改立石闸,清代地丁合一,奖励开垦,新中国裁弯取顺、除险加固。

  宁夏引黄灌区以青铜峡为界,上游卫宁灌区、下游青铜峡灌区。由于黄河自然分界,卫宁灌区分为河北和河南灌区,青铜峡灌区分为河东和河西灌区。在自流灌区边沿,受地形影响无法自流灌溉,再进一步建设扬水灌区。灌溉面积达780万亩,形成了覆盖宁夏平原密如网织的灌溉系统,造就了“塞上江南”的富庶锦绣。

  六、汉中三堰(山河堰、五门堰、杨填堰)

  始建于西汉时期,11世纪进入了第二次汉水流域灌溉工程发展的高潮,汉中三堰是典型工程。

  山河堰

  位于陕西省汉中市汉台区河东店镇汉中石门(其石刻是国一),始修于约公元前206年,是汉中最早的灌溉工程。1942年改造后又称褒惠渠。1975年石门水库建成后,褒惠渠成为石门水库的南干渠一直沿用至今。

  五门堰

  位于城固县城北15公里处的湑水河右岸。湑水河是长江流域汉江水系的一级支流,是南水北调重要水源地。五门堰建于汉代公元7年间,距今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因有5个引水门洞而得名,是陕西保存最完整、年代最久远,至今仍发挥灌溉作用的一座古代水利工程。

  杨填堰

  位于城固县北约10公里处的湑水河中游段左岸,始建于汉代,相传为箫何、曹参所修建。宋代前称张良渠,后因宋代洋州知州杨从仪作较大整修改造,灌溉洋州、城固2县农田5000亩,故名杨填堰。如今,杨填堰灌溉面积1.15万亩。堰渠自留村(今马畅镇辖地)进洋县境,至谢村镇汇入汉江。

  七、黄鞠灌溉工程

  位于福建宁德市蕉城区霍童镇,分为右岸龙腰渠、左岸琵琶洞渠系两个灌溉工程系统,左右岸两处灌溉工程渠系长10多公里,灌溉面积2万余亩。隋朝谏议大夫黄鞠主持兴建,是迄今发现的系统最完备、技术水平最高的隋代灌溉工程遗址。该工程是古代南方山丘区水利工程和民间自筹修建、政府指导管理的典范工程。

  八、郑国渠(国四-I-31)

  位于陕西省泾阳县西北25公里的泾河北岸。它西引泾水东注洛水,长达 300 余里,灌溉面积号称4万顷。

  郑国渠,不在郑国,而是因为主持修建的人名字叫“郑国”。他是韩国人,秦王政元年(公元前246),韩国派他入秦,献策修渠,本希望因此消耗秦国人力物力,类似计谋可行性参考隋朝灭亡。不过秦王政不是隋炀帝,此举并未削弱秦国,反而实现了计谋中表面一层目的:秦国更加强大起来。

  郑国渠的灌溉方式为引洪淤灌(大水漫灌)。

  九、吉安槎[chá]滩陂[bēi](7-1102-3-400)

  位于江西省吉安市泰和县赣江二级支流牛吼江上,陂坝以上集雨面积为971平方公里。据爵誉村周氏祠堂墙壁上嵌存的碑口《槎滩碉口二陂山田记》记载:金陵人周矩(曾任南唐监察御史)于后周显德5年(958)避乱迁居泰和万岁乡,因地处高燥无秋收,乃在禾市上游以木桩压石为大陂,长百丈,导引江水,开洪旁注,以防河道漫流改道,名槎滩。

  槎滩陂分为主坝和副坝两部分。筏道、排砂闸,引水渠、防洪堤、总进水闸组成。主坝顶高程78.8米,长105米,副坝顶高程78.5米,长152米,筏道宽7米。水渠自西向东依次流经禾市镇,在上蒋村时又分为南北两条支流,分别称为“南干渠”和“北干渠”,继而流经螺溪镇及石山乡,在三派村汇入禾水。在主坝上的基角处,暴露出众多的红石条是最早的筑坝材料,已阻水千年。这些红石条分四五层垒叠筑起。

  05:07

  十、湖州溇[lóu]港

  在浙江省湖州市太湖沿岸,一条条水道自太湖向内陆延伸,在广袤的大地上呈现出纵横交织的水网,这是一个古老而庞大的水利工程系统,叫作溇港。溇港是古代太湖流域劳动人民在与洪涝、干旱的较量中,开渠排水、培土造田,变滨湖湿地滩涂为膏腴沃壤的一项独特创造。

  在每一条水道汇入太湖的地方都有水闸,由人力操作。上游区域遭遇洪涝时,开闸泄洪;太湖遇涝水涨时,关闸防止湖水倒灌良田;旱季溇港水位降低,开闸引太湖水灌溉……依靠水闸的调节实现了范仲淹所说的“旱涝不及,为农美利”。

  从空中俯瞰太湖南岸,可见湖州诸溇港入湖河道均整齐地折向东北方。每年冬季,太湖湖区盛行西北风,风携水、水裹沙,直扑南岸。溇港入湖口朝向东北,溇港所泄的水流就可以从侧面将南下泥沙重新冲入湖中,防止泥沙长驱直入、停淤河道,实现了自动的防淤功能。

  湖州生发于溇港圩田之上,因湖而名,因溇而生,因港而兴,是太湖溇港发端最早、体系最完善、特征最鲜明、存续时间最长和唯一完整留存至今的地区,是名实相符的溇港古邑。正因为有了太湖溇港,太湖平原成为了中国主要粮食产区和蚕丝品生产地,才实现“苏湖熟、天下足”。

  十一、桔槔[jié gāo]井灌工程

  桔槔俗称“吊杆”“称杆”,就是原始的汲水工具。我国在商代时期就开始采用桔槔。位于浙江省诸暨市赵家镇的桔槔提水井灌历史悠久,是我国最早利用地下水的工程形式,战国时已有记载。这种最为古老的灌溉方式至今仍在泉畈等村使用,当地人现在还用提上来的井泉灌溉水稻和樱桃等作物,堪称灌溉文明的“活化石”。

  诸暨市赵家镇泉畈村一带隐藏着上千口古井。这些古井大都分布在村中近2000亩的古田畈中,构成了一个古井的世界。星罗棋布的古井密布如此,在全国也堪称一绝。

  十二、安丰塘(芍[què]陂[bēi]、国三-III-1)

  位于安徽省淮南市寿县城南30公里处的安丰塘水库,春秋时期楚庄王十六年至二十三年(公元前598—公元前591年)由孙叔敖创建(一说为战国时楚子思所建)芍陂引淠入白芍亭东成湖,东汉至唐可灌田万顷。隋唐时属安丰县境,后萎废。

  芍陂遗址周长24.6公里,堤坝上筑起一道1.5米高的防浪石墙,面积34平方公里,塘堤绿柳成荫,植被护坡较好,环堤共开设28个闸口,建有一条长87.5千米的干渠,4条各长77.5千米的分干渠及7000多条支渠、毛渠,各类建筑物700余座。蓄水量1亿立方米,灌溉面积63万亩。

  十三、它(tuō)山堰(国三-III-3)

  位于浙江宁波市海曙区鄞江镇它山旁,樟溪出口处。在鄞江上游出山处的四明山与它山之间,用条石砌筑一座上下各36级的拦河溢流坝。坝顶长42丈,用80块条石板砌筑而成,坝体中空,用大木梁为支架,全长134.4米,高约3.05米,宽4.8米。始建于唐太和七年(公元833年)。在筑堰以前,海潮可沿甬江上溯到章溪,由于海水倒灌使耕田卤化,城市用水困难。这座坝平时可以下挡咸潮,上蓄溪水,供鄞西平原七乡数千顷农田灌溉,并通过南塘河供宁波城使用。

  它山堰是阻咸引淡的渠首工程。断截鄞江,上游樟溪水经此引流,一路入南塘河,经洞桥、横涨、北渡、栎社、石、段塘经南城甬水门,注入日、月二湖(日湖已湮没),复经支渠脉络,供城市之需;一路北入小溪港至梅园、蜃蛟。两路水经支脉分流贯通鄞西平原诸港,灌溉七乡农田数千顷(今受益农田24万亩)。堰设计周详,结构奇特,建造精密。涝时水流七分入江、三分入溪;旱时七分入溪、三分入江。内外河间、南塘河下游,筑乌金、积渎、行春三以启闭蓄泄。

  堰身设计方面的科学性颇具现代原理,迄今千余年,历经洪水冲击,仍基本完好,仍然发挥阻咸、蓄淡、引水、泄洪作用。据水科专家分析,许多设计原理是20世纪才发现的,因此它山堰堪称水利建筑史上的奇迹。

  十四、东风堰

  位于四川省乐山市长江三级支流青衣江夹江段左岸,是夹江县境内一座以农业灌溉为主、兼有城市防洪、生活供水、环保功能的水利工程,始建于清康熙元年(1662年)。东风堰总引水干渠长12千米,下分东、西干渠及4条支渠。灌溉面积已由最初的467公顷扩大到5113公顷,灌溉能力增加10余倍,占到了夹江县耕地面积的三分之一,是乐山市名副其实的骨干水利工程。

  十五、通济堰(国五-III-103)

  位于浙江省丽水市西南碧湖平原。创建于南朝萧梁天监年间(502—519年),自宋元至清,历代多次续建整修。大坝呈弧拱形,长275米,宽25米,高2.5米,初为木条结构,南宋时改为石坝,是一个以引灌为主,蓄泄兼备的水利工程。

  工程由拱形大坝、通济闸、石函、叶穴、渠道、概闸及湖塘等组成的水利灌溉体系。通济堰大坝首创了拱坝形式,减少了水流对堰坝单位宽度的冲击力,使其具有较强的抗洪峰能力;拱坝还改变了水流方向,减轻了对堰坝护坡、溪岸的破坏。

  通济堰的堰史、堰规、筑堰有功者,均刻碑立于世。整个水利工程,连同碑刻,是研究我国古代水利工程的珍贵资料。最早的拱形大坝、最早的石函立交桥、最早的堰规石碑。

  十六、木兰陂(国三-III-4)

  位于福建省莆田市城厢区木兰村黄头村与陂头间。当年木兰溪两岸的兴化平原,频遭上游冲下的洪水和下游漫上的海潮侵害。北宋熙宁八年(1075年),侯官人李宏在和尚冯智日的帮助下,总结前人经验重新勘察地形水势,把陂址改在水道宽、流水缓、溪床布有大块岩石的木兰陂今址,经过8年的苦心营建,至北宋元丰六年(1083年)建成。

  陂身由溢流堰、进水闸、冲沙闸、导流堤等组成。溢流堰为堰匣滚水式,长219米,高7.5米,设陂门32个,有陂墩29座,旱闭涝启。堰坝用数万块千斤重的花岗石钩锁叠砌而成。这些石块互相衔接极为牢固,经受900多年来无数次山洪的猛烈冲击,至今仍然完好无损。

  配套工程有大小沟渠数百条,总长400多公里,沿线建有陂门、涵洞300多处。整个工程兼具拦洪、蓄水、灌溉、航运、养鱼等功能。灌溉面积25万亩,是最具代表性的拒咸蓄淡灌溉工程。

  十七、紫鹊界梯田

  位于湖南省娄底市新化县水车镇,周边的梯田达8万亩以上,核心景区有2万多亩。是南方稻作文化与苗瑶山地渔猎文化融化揉合的历史文化遗存,其独特的耕作方式和利用山泉天然的灌溉系统同样在稻作文化中亦很独特。它成型已有2000年历史,起源于先秦、盛于宋明,是中国苗、瑶、侗、汉等多民族历代先民共同劳动结晶。

  紫鹊界梯田山有多高,田有多高,水就有多高,这里没有一口山塘、一座水库,也无须人工引水灌溉,天然自流灌溉系统令人叹为观止。

上一条: 封闭期变提升期 四川首个世界灌溉工程遗产冲刺“4A”
下一条:
首页  |   新闻速递  |   遗产研究  |   保护监测  |   遗产教育  |   遗产展示  |   文献资料  |   在线申请  |   网上论坛  |   关于我们
主管:中国国家灌溉排水委员会           主办:宁夏回族自治区水利厅
Copyright ©2020宁夏水利博物馆 All Rights Reserved.
访问统计: 105496人